为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培养兼备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中德国际学院于5月25日举办了“从外滩到勃兰登堡门——赴德留学行前工作坊”活动。学院党委书记范正飞、常务副院长陈琦、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芳、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上海信息中心负责人Stephan Renker、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特派讲师Caroline Callardo、Marcus Hernig教授和王婀娜教授出席了此次活动。

首先,范正飞书记和Stephan Renker分别为本次活动致辞,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使即将赴德学习的同学对德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树立跨文化交流信心,汲取他国文化养分,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接着,Prof. Dr. Marcus Hernig以“留学德国——挑战中充满机遇”为题进行了精彩报告,深入探讨了在德国留学期间同学们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他建议同学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要加强自身适应能力,赴德学习的同时也要享受德国的生活。

王婀娜教授主讲的“在德日常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主题内容,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跨文化理解和适应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如何能够迅速融入德国生活、如何看待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等问题,王婀娜教授建议学生减少快餐式的信息摄入,多阅读有关汉文化留学生相关书籍,坚持做好自己、坦诚相待、求同存异,与国外大学生积极沟通合作,促进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

除了专业教授的分享,学院还要邀请三位21级优秀学长为学弟学妹们分享在德学习经验。三位学长从行前准备、生活方式以及学习科目三个方面向大家进行了分享并积极回答相关问题。真实生动的经验分享让在场的同学对赴德学习更加期待。随后,汉堡应用技术大学国际交流处的Xin Ahlers女士从国际交流处的视角详细介绍了中国学生在汉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留学生活。
最后,主持人Caroline Gallardo对整场活动进行了回顾,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工作坊的高度认可,受益匪浅。

历年的行前工作坊都是中德精神的缩影,中德国际学院将继续推动中德文化交流,培养更多优秀的国际化人才,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为上海理工大学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注入新的活力,为教育强国建设做出贡献。